图片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之一。诞生于1896年,初名南洋公学,1921年合组交通大学,1959年定名上海交通大学。
针孔摄像头酒店偷拍ID1996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于百年校庆之际建成校史博物馆(徐汇校区),并于2016年4月改造升级。2021年4月,在 125周年校庆之际,上海交大又新建校史博物馆(闵行校区)。
闵行校区新馆位于文博楼内,陈展面积2350平方米,展览内容以上海交大百余年的发展沿革为主线,贯穿一个主题词:“因图强而生、因改革而兴、因人才而盛”,划分四个板块“校史纵览”“今日校情”“群英毕集”“交大精神”,总计展出实物模型400余件/套、照片文献1200余帧/份,全景式展现了上海交大百余年的历史变迁、卓越贡献和精神传统。上海交通大学校史博物馆是开展爱国爱校教育、活跃校园文化的生动课堂,是联系广大海内外校友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外社会人士了解上海交大的重要平台。
图片
序厅
图片
针孔摄像头酒店偷拍ID支点的力量校史元素背景墙、红色支点主体浮雕、同心圆齿轮校徽,分别以长方形、三角形、圆形三大自然界最基本的几何形状作为空间构造图形,隐喻着百年交通大学的历史使命、卓越贡献与精神传统。以长方形创校奏折为式样的校史文化墙,镌刻着历年校训、校徽、校歌等核心文化元素,彰显出交大“因图强而生,因改革而兴,因人才而盛”的历史底色;红色支点浮雕,取意于国旗之一角,象征着历代交大师生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命运共呼吸,秉承“饮水思源,爱国荣校”校训,化身丈量现代科学文明进步的精准“标尺”,矢志充当复兴中华、造福人类的有力“支点”;同心圆齿轮校徽,由无数小校徽圆圆相扣而成,象征着百年交大文化所产生的强大向心力,是全体交大人与日俱进、敢为人先的精神图腾。图片
第一部分肇基南洋公学(1896—1921)上海交通大学百年厚重历史,肇基于南洋公学时期。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之理念,于1896年奏准在上海创设南洋公学,以培植法政、商务高端人才为宗旨,首立师范院,践行三级学制,广译书,遣留学,卓然引领我国新式教有之先风。清末民初,“国学大师、工科先驱”唐文治掌校期间,倡导求实学、务实业,开创我国高等教育铁路、电机、航海、管理等学科的先河,1920年代初学校即成为享有“东南表率”之誉称的知名工科大学。图片
1.1 缔造南洋1895年10月,盛宣怀在天津创办北洋大学堂,同时在上海筹设南洋大学堂。次年3月禀准南洋大臣刘坤一后,便礼聘何嗣焜、张焕纶、钟天纬、赵元益等协助筹建。10月,盛宣怀向光绪帝呈进《请设学堂片》。1897年1月,又呈奏《筹建南洋公学及达成馆片》,先后获准;4月8日,学校在上海徐家汇正式建成开学,校名正式定为南洋公学。【场景】南洋公学校门缔造者盛宣怀主要筹建者奏准兴办选址徐家汇开学授课蔡元培主持特班【场景】南洋公学中院总理/总办择聘良师四院建制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2 开创新风南洋公学是继北洋大学堂之后中国人创建的第二所大学,引领了我国近代教育的新风气。它是我国早期“留学生摇篮”,西学译介的重镇之一,也是新式教科书编撰的重要发源地,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科举制度的最终废除。南洋公学的办学成绩受到朝野人士的广泛赞誉,成为各地兴办新学的模仿对象。留学生摇篮西学译介重镇教科书发源地引领教育新风东南表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1.3 工科先驱南洋公学是继北洋大学堂之后中国人创建的第二所大学,引领了我国近代教育的新风气。它是我国早期“留学生摇篮”,西学译介的重镇之一,也是新式教科书编撰的重要发源地,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科举制度的最终废除。南洋公学的办学成绩受到朝野人士的广泛赞誉,成为各地兴办新学的模仿对象。唐文治掌校中外良师工科发轫修一等品行强国强种图片
针孔摄像头酒店偷拍ID第二部分巍巍交通大学(1921—1937)1921年,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叶恭绰高屋建瓴,擘画宏远,将部属沪、唐、京三地四校予以调整改组,“以南洋为中坚”定名“交通大学”。此后在凌鸿勋、孙科、黎照寰等校长励精图治下,学校博采先进,增聘良师,扩展学科,提高程度,逐渐成为一所以工为重点、理为基础、兼重管理的知名大学,在人才培养、科研水平、服务社会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步入1949年前发展的“黄金时期”,享有“全国造就建设人才的最高学府”之美誉。巍巍交大,气象初成!2.1 交通大学定名1921年,叶恭绰深感“交通要政,亟需专材”决心改组交通教育,将交通部下辖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合并成一,首次定名为“交通大学”这是交大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改称“交通大学上海学校”,正式定为四年制本科,初步建立起现代大学制度。叶恭添擘画交大交通大学合组成立交大沪校新气象南洋才子多才艺图片
图片
2.2 交通部南洋大学1922年,受北洋政潮波动的影响,交通大学爆发了持续近一年的“董事会风波”,以致学校再次改组。其中,沪校改名为“交通部南洋大学” 1922-1927年南洋大学时期,军阀混战,1政局动荡,导致办学经费匮乏,主校者频繁更动,校务发展滞缓。不过,在校长凌鸿勋的苦心维持与经营之下,南洋大学仍在困境中前行,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作为东南工科高等学府的地位始终不坠。政潮砥砺塑南洋淩鸿勋力撑南洋中共党团支部建立图片
图片
2.3 巍巍交大气象1927年北伐胜利后,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南洋大学先后更名为第一交通大学、交通大学上海本部,并由交通部改隶铁道部。在蔡元培、王伯群、孙科、黎照寰四任校长的励精图治下,校园规模宏拓,名师云集,理工管系科完备,人才培养蔚为大观,办学声望蜚声中外。至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交大步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屡获政府国民与社会各界的嘉奖称颂,声名远播,气象巍巍。三部长兼任校长黎照寰执掌交大名师荟萃理工管相结合人才蔚为大观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针孔摄像头酒店偷拍2.4 执信西斋记忆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交通大学是一所著名的理工学府,校园生活近乎僵硬呆板。其实,交大生活洋溢着强烈的人文气息,迸发出浓郁的青春活力。在 1930年代发展的“黄金时期”,校内外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地开花,缤纷绚烂;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成绩优胜,尤其是球类运动,屡摘桂冠,多年驰名于国内大学球坛。缤纷社团文体之光图片
图片
第三部分弦歌不辍薪火传(1937—1949)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交大师生家园沦陷,颠沛流离,先蛰伏法租界办学。1940年,在重庆小龙坎设立分校,以应时变。1942年,移址九龙坡,扩升为交通大学重庆总校。虽然处境困迫,但师生共济时艰,弦歌不辍,终成大后方高等工程教育之重镇。1945年秋,日寇败降,渝、沪师生汇合徐家汇,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战后复兴。在1945-1949年国家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大决战时期,交大在风雨飘摇中艰难前行,爱国师生投身“抗暴斗争”“护校运动”“反美扶日”等进步运动,成为沪上著名的“民主堡垒”。图片
3.1 沪渝两地延校脉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交大经营四十余载的徐汇校园为日军所占据,成为日本东亚同文书院校址。师生被迫迁入法租界艰难办学。1940年,师生校友鉴于租界内沪校危在旦夕,遂筹谋设分校于重庆,先选址小龙坎,是为交大渝校。1942年,迁址九龙坡,予以扩充,渝校升为“国立交通大学重庆总校”。重庆时期,交大学科格局大拓,“海陆空”科系门类俱全,终成大后方高等工程教育之重镇。徐汇校园陷敌手法租界内校脉不绝战时高等工程教育重镇抗战报国显身手图片
图片
图片
针孔摄像头酒店偷拍ID3.2 战后复校再崛起抗战胜利后,渝校师生复员回沪,与沪校师生会合于徐家汇老校园。1946年,内战爆发,国民党政府压缩高等教育经费,交大再次陷入办学危机。在吴保丰、程孝刚、王之卓校长的苦心经营之下,艰难恢复理、工、管三院建制,着力培养以理为基础、工为应用的高质量工程专门人才,办学水平与声誉相比战前并不逊色,实现了复校之后重新崛起。复员徐家汇困境中重新崛起图片
3.3 民主堡垒解放战争时期,交大党组织放手发动群众,积极配合全国学生和各界人民,投入到国统区爱国民主运动的洪流之中。从反对甄审到争取和平,从护校运动到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从救饥救寒到“反美扶日”,从真假和平辩论到迎接解放,取得一次次的胜利。交大党组织的领导和组织能力不断成熟,领导的学生运动恰如一股扑不灭的火焰,愈燃愈烈,被誉为“民主堡垒”党组织发展壮大黎明之前的抗争交大英烈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针孔摄像头酒店偷拍ID第四部分与共和国砥砺同行(1949—1978)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交通大学跨入“建设新型的人民交大”的历史新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二十多年,交大人始终怀着“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同向同行”的使命与担当,为共和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懈探索,砥砺奋进。先后历经院系调整、西迁与分设、划归国防科委领导等阶段,为新中国高等教有的布局、国家工业化建设和国防科技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图片
4.1 跨入新纪元1949年5月,上海解放,交通大学成为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第一所接管的高等学校,1翻开了办学历史上崭新的一页。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一方面以“培养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人才”为目标,在办学方向、党政机构等方面除旧布新;另一方面响应党中央号召,以高昂的政治热情投入到“三反”“五反”、抗美援朝、参军参干、治理淮河等运动中,为保卫与建设新中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交大的新生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图片
图片
针孔摄像头酒店偷拍ID4.2 服务高教布局与国防工业20世纪50年代,在国家工业体系和高等教育重新布局的背景下,交大先后经历了院系调整、西迁与分设,从一所理、工、管综合性大学,被调整为以机械、电机、造船为主的多科性工业大学;从整体内迁西安调整为一校分设西安、上海两地,并于1959年7月定名上海交通大学。1961年 2月,在发展国防尖端技术的背景下,学校划归国防科委直接领导,为国防事业现代化建设做出重大贡献。院系调整苏联专家在交大西迁与分设定名上海交通大学划归国防科委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迷水商城4.3 劫难与新生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交大正常的教育秩序被严重扰乱,“老交大传统”被彻底否定,陷入浩劫。在恶劣的环境下,一批干部、教师坚持和发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传统,对极“左”思潮进行了奋力抵制,克服重重阻力,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文革”结束后,学校振奋精神,拨乱反正,率先提出否定“两个估计”,呈现出一派蓄势待发的新生气象。失序下的特殊生活逆境中的教学科研拨乱反正获新生图片
迷水商城第五部分在改革开放中腾飞(1978—2016)1978年开始,上海交大解放思想,敢为人先,首开高校管理体制革,率先走出国门对外开放,勇于开拓闵行新校区,在学规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1990年代以来,学校锐意进取,把握机遇,先后跻身国家重点建设的“211”、“985”工程行列,推进闵行校区二期建设,并通过合并上海农学院、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联合,完成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办学规模和实力得到大幅度提升,被外界公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中发展最迅猛、进步最快的大学之一。5.1 改革开放 勃发生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呼唤着科教春天的到来!上海交大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拨乱反正,锐意改革,率先呼吁否定“两个估计”率先组团访问美国,率先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率先接受海外捐赠,为建设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开创了学校事业的崭新局面。学校领导(历任党委书记/历任校长)从六机部到教育部率先走出国门首受海外捐赠首开高校管理改革图片
图片
图片
针孔摄像头酒店偷拍ID5.2 磨砺内功 重振雄风改革开放之初,学校即围绕建设综合性理工大学的目标,逐步完成了工科大学向理、工、管学科为主,兼有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大学发展的战略调整。教学上围绕继承和发扬老交大传统,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科研上积极组织重点研究课题和重大科技项目的攻关,加强科技服务和技术开发工作。1983年,在教育部和上海市的支持下学校建设闵行二部;1987年建成启用。新校区的成功开拓成为学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拓展新兴学科探索教学改革科研科技服务图片
5.3 跻身国内顶尖大学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期,上海交大抓住百年校庆、211工程、985工程、农学院合并、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联合、闵行校区二期建设等重大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基本完成学科的综合型布局,至2006年建校110周年前后,学校已跻身国内顶尖大学行列。百年校庆定一流率先跻身“211工程”首批列入“985工程”开拓闵行新校区闵行二期建设与办学中心转移上海农学院并入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联合综合性学科布局形成人才培养与教学创新科学研究上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新模式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5.4 探索世界一流大学2006年110周年校庆后,上海交大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探索实践中,努力推动学校发展从规模增长向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坚持人才强校主战略,以资源整合为突破口,推进学科交叉集成,提升国际化水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积极构建“一体两翼”的研究型大学创新体系,向着世界一流大学挺身迈进。学科高地建设人才强校战略培养卓越英才科技创新体系对标世界一流服务社会发展实施综合改革图片
图片
图片
针孔摄像头酒店偷拍ID第六部分 群英毕集上海交通大学人才辈出,群英荟萃,秉执“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之办学传统,百廿载风云砥砺,桃李春风;卅余万学子陶钧,筚路蓝缕。经文纬武,才智摇篮;励志竭精,栋梁渊薮。涌现出江泽民等治国英才,钱学森等科学大师,及文化精英、实业巨子和社会翘楚30余万,可谓桃李遍天下,英才满神州,以国家富强为己任,诚愿尽酬;于民族振兴之基图,砥柱中流。图片
针孔摄像头酒店偷拍ID针孔摄像头酒店偷拍ID针孔摄像头酒店偷拍ID针孔摄像头酒店偷拍ID针孔摄像头酒店偷拍ID针孔摄像头酒店偷拍ID两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最高科学技术奖“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江泽民科技精英工程技术先驱(造船航海)工程技术先驱(航空航天)工程技术先驱(道路交通)工程技术先驱(机械电机)工程技术先驱(电子信息)蜚声国际的医护专家文化名流从交大走出来的大学校长政坛英才产业翘楚校友群像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七部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今日上海交大,综合实力快速发展,学科枝开叶茂,师资国际此肩,生源顶尖优质,校园宏阔美丽,文化沁心聚人,校友遍布全球。这所英才辈出的百年学府,正以党的建设引领学校各项工作上台阶,积极服务国家和区域的战略需求,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传承文明、探求真理为文化使命,复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初心使命,不断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向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努力奋进!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的办学格局五大院系版块学科建设海内外名师汇聚202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教学名师学在交大 立德树人创新引领 面向未来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发展愿景:迈向世界一流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针孔摄像头酒店偷拍ID迷水商城第八部分符号 传统 形象巍巍交大,底蕴深厚。代代交大人始终以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为己任,执着追求真知,开拓进取,凝练出以“饮水思源、爱国荣校”校训为核心的文化品质,形成了“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办学传统,积淀了“求真务实、努力拼搏、敢为人先、与日俱进”的精神品格。百年交大所凝聚的优良传统和厚重文化,是由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做事佳话串联起来的思想风采,是一代代交大师生奋发有为所积攒起来的精神底蕴。校歌之涵意校徽之传承校训之演变“十六字”精神品格“十五字”教学传统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